学校首页 | 本站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研究队伍 | 科学研究及主要成果 | 导师风采 | 人才培养 | 开放与交流 | 科研资料共享 | 运行管理 | 下载专区 | 公告信息 |


西南医科大学心研所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

2021年09月29日 10:23  点击:[]


    根据《西南医科大学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相关要求,结合心血管医学研究所实际,制定心血管医学研究所接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

    一、复试工作原则 

(一)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

(二)坚持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查、突出重点。

二、复试组织

(一)成立心血管医学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复试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复试办法的制定及组织实施、录取名单的审定等。

(二)成立心血管医学研究所硕士招生复试小组,由5名以上专家组成。具体分组另行安排。

复试小组严格按照国家、招生简章规定,根据专业要求相关规定和考生实际情况,及时制定考生面试和实践能力考核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程序,并写出复试评语,提出是否拟录取的意见。

(三)原则上采用线下复试的方式,确因疫情防控需要不能抵泸的考生,在确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可采取网络远程复试的方式进行。

(四)复试过程要进行详细记录、录音或录像。

三、复试内容

复试形式为笔试和面试。复试满分为300分。复试过程要进行详细记录、录音或录像。

(一)复试(总分300分)

复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外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二)复试成绩评定

复试满分为300分。复试总成绩未达到180分者视为复试未通过,不予录取。

四、复试程序及时间安排

时间

内容

负责单位

地点

备注

2021年9月-10月19日

研究生院协调、通知学生联系相关院所复试,院所做好复试安排及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各复试小组秘书与考生联系,告知复试时间及地点;学生前往复试地点报到。

心血管医学研究所

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学科建设办公室

凭考生的身份证和学生证到心血管医学研究所报到

2021年9月-10月19日

复试(综合素质、外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心血管医学研究所

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

考生携带身份证件和学生证

五、录取

(一)考生凭身份证参加复试。复试结束后,由复试小组进行集体讨论,当堂由复试小组组长向考生宣布复试成绩。秘书组织考试签字确认。

(二)根据考生复试成绩重新排序,按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根据学校相关规定集体讨论,按照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拟订复试合格名单,并将结果及时上报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三)拟录取学生导师确定在复试结束后根据具体情况讨论决定。

(四)复试不合格等情况按照学校规定执行,由复试小组负责通知考生。

六、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由我校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

七、纪律要求

(一)研究所任何工作人员和导师不得在复试之前对考生作出允准或不允准其复试或录取资格的承诺。

(二)严守招生纪律。复试命题属国家秘密级材料。复试前严禁泄露复试具体内容,任何人不得在复试前将复试内容经任何方式告知或暗示考生;考生也不得向复试小组成员打听复试具体内容。违反者,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考生将被取消复试或录取资格。

(三)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纪检委员要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

八、其它

复试小组秘书整理复试记录,填写《西南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情况登记表》,组长审核签字;整理复试的全部原始资料存档。


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

                               2021917



 

附: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疫情防控方案

为统筹做好心血管医学研究所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推免研究生有序健康复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原则

推免研究生复试工作始终坚持把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按照服从国内大局、坚持属地管理、强化系统联动、确保万无一失的总体要求,落实四早措施。

二、复试报到要求

(一)中高风险地区

中高风险地区以及近14天内有本土确诊病例报告但暂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使用钉钉平台线上复试。具体情况另行通知。

(二)低风险地区

1.在复试报到前14天做好健康管理,不参与聚集活动,不跨地区流动,尽量避免与陌生人接触。

2.在学校规定的复试时间,考生提供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行程卡绿码和复试报到承诺书.

3.四川省外考生到达泸州后自行前往医院做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无异常后方可入校办理复试相关手续。

4.从复试前14天至复试结束须每日报告个人健康状况。

5.复试报到途中不经停国家公布的中高风险地区;

    6.其他未尽事宜,实行“一人一事一议”。

三、考生复试报到审批管理

(一)考生提交申请。报到前2天内向研究所提交《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推免硕士研究生复试承诺书》、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绿码。

(二)研究所审批确认报到名单。研究所收集汇总考生申请材料后,全面摸清考生返校前14天的旅居史、接触史、健康史,准确掌握考生密切接触人员健康状况、是否前往过中高风险地区、是否接触过高危人员等疫情防控信息,按照考生报到条件要求对考生所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研究所审核后无问题则发放允许复试审批表。如遇特殊情况不能确定,上报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联系专家组审定是否符合报到条件。

(三)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加强考生防疫知识宣传教育,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养成自我健康管理习惯,提高健康素养。教育引导考生强化法律意识,履行疫情防控法定义务,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防止负面舆情炒作,营造疫情防控的良好社会氛围。

若因瞒报、谎报、虚报个人防疫相关信息,导致不能复试等相关后果则由考生本人承担,我校会将情况如实反馈至考生所在学校。若造成严重后果,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考生报到途中防控措施

(一)搭乘安全交通工具

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交通工具到校,有条件的考生尽量选择乘坐私家车返校。报到途中须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在与他人接触时,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避免面对面交流。返校行程不经停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二)保持个人卫生健康

严格落实手卫生防护措施,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如报到途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研究所。

(三)远离可疑症状人员

避免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逗留;留意周围旅客状况,避免人员近距离接触;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者应及时报告乘务人员。

(四)妥善保存旅行票据

保存票据以记录乘车时间、登车地点,用以配合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及作为学校审核依据。

五、异常考生处理

(一)出现身体健康异常的新生,由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带至服务点再次核查和处理

1.体温≥37.3℃,但没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让其佩戴或更换医用外科口罩,在旁等待5-10分钟,再次测量如果正常,不需处理;如果依然≥37.3℃,立即送临时隔离室,休息15-30分钟,再次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若体温正常,不需处理;若体温依然≥37.3℃,立即送医排查。

2.体温≥37.3℃,且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让其佩戴或更换医用外科口罩,立即送临时隔离室,再次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并安排送医排查。

3.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或自诉不适,应佩戴或更换医用外科口罩,立即送临时隔离室,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并安排送医排查。

(二)报到时发现健康码(行程码)异常,及时核实旅居史、健康史、接触史。必要时请属地相关部门协助核查。核查无异常,可正常报到复试,做好健康监测;核查有异常,立即报告属地社区或相关部门,按当前国内重点地区来(返)川人员健康管理规定进行健康管理。

六、组织保障

为加强对2022年推免考生复试工作的组织协调,研究所成立推免考生复试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

组 长:王瑛

成 员:杨艳 谭晓秋 董伟 曾博 李光 康新江 李妙龄

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

2021920

 

 

上一条:西南医科大学2021年博士后开题报告通知
下一条:近五年培养研究生名单

地址:西南医科大学忠山校区心源楼 电话:0830-3160619